特色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| ||||||||
| ||||||||
(图为莱城区华群家庭农场,台湾网纹瓜相继成熟,农户们正忙着采摘。) ? 近年来,立足“三辣一麻”“三黑一花”等特色农业资源禀赋,我市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,发挥优势、突出特色,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精深加工,大力延伸产业链条,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、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、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。 据了解,该农场突破传统种植模式,发展新产业新模式,引进种植台湾网纹瓜,实施订单农业,每亩种植3200株,网纹瓜成熟后,统一销往台湾,每亩年可收入16000元,带动60多人增收,让农民真正走上了增收的道路。 ??? 短板与挑战1园区散 特色农业产业76家骨干企业分布在除经济开发区以外的5个区,一般是2-3个企业组成一个小的园区,没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园区,配套服务跟不上,受环保特别是污水处理的制约影响较大。 2品牌散 目前,我市生姜、黑猪已成为省知名区域公用品牌,白花丹参、鸡腿葱、花椒、山楂等也有了一定知名度,但总体来看,品种杂、单个产业规模不大,没有形成整体合力。 3企业散 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,以姜蒜加工为主的企业占到一半以上,企业虽多,但大都单打独斗,从原料收购到产品加工、到对外出口,竞争都非常激烈,没有形成抱团局面。 4其他制约问题 企业规模小、发展资金短缺、产品竞争力较低、人才队伍不完善、信息化水平低,配套服务特别是综合物流配送体系落后,都制约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。 2017年,产业集群共有76家规模以上企业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.82亿元,同比增长5.5%;纳税总额达1.72亿元,同比增长29.8%。 对策建议 立足我市特色资源优势和现有加工基础,针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不同领域,确定不同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,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、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,培育骨干企业、拉伸产业链条、叫响知名品牌、推进园区建设,集中打造“一个中心、三个基地”(山东省姜蒜产业中心、鲁中特色粮油生产基地、黑猪特色产业基地、特色酒水生产基地),提高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。 发展方向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涉及产加销、研发等多个环节,包含果蔬、粮油、畜牧、饮料等多个领域。 果蔬领域,打造山东省姜蒜产业中心:立足生姜、大蒜、桃等优势产业,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并优化品种结构,培育壮大一批加工骨干企业,形成果蔬生产专业化、加工规模化、服务社会化和科工贸一体化。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和要求规范果蔬加工产业,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,用信息、生物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果蔬加工业的工艺水平。同时,加快产品综合利用的步伐,重点发展主导产品保鲜、脱水、盐渍等产品及其提取物的综合利用和新产品开发,提高果蔬资源利用率。 粮油领域,打造鲁中特色粮油生产基地:发展粮食食品加工业,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,严格控制发展非食品用途的粮食深加工。进一步做大瓜子等干果产业,大力发展特色杂粮主食品加工,加快发展各种杂粮专用预混合粉和多谷物食品、速冻食品等主食品及方便食品。着力增加花生油等油脂生产,积极探索以粮食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的玉米油生产,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。 畜牧领域,打造黑猪特色产业基地:进一步调整生产结构,稳步发展猪肉、牛羊肉和禽肉加工。做大做强“莱芜三黑”产业,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。加强对“莱芜香肠”等名优传统肉类食品资源的挖掘,推动传统肉类禽蛋食品的工业化生产,培育一批在国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。支持区域性骨干肉类食品企业整合产业供应链,实现规模化,扩大市场占有率。 饮料领域,打造特色酒水生产基地:积极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饮料产品。鼓励发展低热量饮料、健康营养饮料、冷藏果汁饮料;规范发展特殊用途饮料和桶装饮用水,支持矿泉水企业生产规模化;大力发展茶饮料、果汁及果汁饮料等。优化酿酒产品结构,重视产品的差异化创新,针对不同区域、不同市场、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,研发品质高档、行销对路的品种。注重挖掘节粮生产潜力,推广资源综合利用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推动酿酒产业优化升级。 发展重点 重点加强“三个统筹”、推进“三个集中”、搭建“三个平台”、落实“三项扶持”。 三个统筹:一是统筹中央、省项目政策。抢抓机遇,积极争取中央、省项目政策,创建一批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、现代农业产业园,为我市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供项目支撑。二是市统筹规划。探索制定相关激励政策,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。三是区镇统筹产业项目布局。区镇结合自身基础,统筹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,注重地域特色和产业基础,探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子和办法。 三个集中:一是加快推进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。打造特色农业板块,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。二是加快推进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。规范现有园区建设,完善配套措施,提升发展水平。三是推进产业宣传向区域公用品牌集中,打造1个“来自山水 莱芜农品”地方整体品牌形象+莱芜生姜、黑猪、白花丹参等N个区域公用品牌+姜老大、泰丰、鲁莱明利、大南山等多个产品品牌。 三个平台:一是搭建产业科技研发平台。发挥好山东省生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、万兴公司实验室等作用,建设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莱芜综合实验站、山东省蔬菜创新团队莱芜综合实验站、院士工作站,加强与山农大、青岛农大、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,组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,积极开展技术联合攻关,突破一批前瞻性、引领性、原创性重大关键技术,开发一批有竞争力的新产品。二是搭建集中宣传展示平台。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、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国内外特色农业展会,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。筹办姜博会等特色农业展会,打造我市特色农业对外展示交流的平台。三是搭建企业合作交流平台。加强生姜加工协会等行业组织建设,对内严格行业自律、加强技术交流、分享市场经验,对外打造成产业联合体,抱团闯市场,增强行业竞争力。 三项扶持:一是落实财税扶持。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,市区预算内用于农业的投资要重点向产业集群建设倾斜。严格执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,对发展快、贡献大、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给予表彰和奖励。二是落实用地扶持。鼓励在区、镇每年安排一定土地指标,用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,对发展设施农业的经营户给予支持。鼓励开展集体土地整理,整理后取得的新增耕地归集体统一经营,新增建设用地及其指标优先安排本村农业产业项目建设。三是落实金融扶持。各级金融机构要将符合授信条件的龙头企业、合作组织列为优先支持对象,增加授信总量,积极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、合作组织的信贷投放。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、合作组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,扩大农产品出口。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、担保公司等方式,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。 (来源:莱芜日报??记者 朱虹?) | ||||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 ||||||||